[索引号] | 12610800758815369D/2022-00066 | [ 主题分类 ] | 其他 |
---|---|---|---|
[ 发布机构 ] | 榆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| [ 发文日期 ] | 2022-12-23 |
[ 效力状态 ] | 有效 | [ 文 号 ] | |
[ 名 称 ] | 防范住房公积金骗提问题初探 |
一次百度搜索“住房公积金”了解行业动向,“代提公积金”的小广告赫然出现,方式五花八门、花样不断翻新,均意在非法套取公积金。随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普及,有人认为公积金放在管理中心会“闲置、贬值”,挖空心思想把这笔钱提取出来。于是“协助”骗取公积金的地下中介应时而生,瞄准职工急需用钱的心理,在网络上做起推广并承诺成功后付款的“委托服务”……
一、当前骗提套取住房公积金的主要类型
(一)伪造结婚证件和贷款合同骗提。中介人员往往采用伪造的结婚证件和购房贷款合同来骗提套取,并从中扣除中介服务费非法获利。此类提取业务具有同一人与他人多次结婚、同一房屋多次购买等特征。
(二)以虚假外地员工离职资料骗提。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便利,为关联人员大额汇缴、补缴公积金,又在短期内以外地员工离职名义骗提公积金,并将资金转移至个人账户。此类提取业务表现为同一单位多位关联人离职等特征。
(三)相关人员里外勾结非法获利。公积金中心工作人员利用自身业务办理权限以及公积金政策漏洞,和社会中介机构里应外合,为中介人员以虚假的资料骗提公积金提供方便,并非法获得中介机构好处费等不当利益。
二、造成骗提住房公积金的主要原因
(一)法律意识淡薄。很多职工认为公积金是自己的钱,想提取就提取,不应受各种条件所限,殊不知伪造、变造、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属于严重违法犯罪行为。
(二)诚信体系建设缺失,严重助长了不讲诚信行为的发生。加之目前的信用信息采集方式相对单一,信用法制建设的滞后及失信惩戒机制的缺位,为骗提行为提供了土壤和环境。
(三)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让人钻了空子。造假手段越来越高明,鉴别手段却相对滞后,相关部门信息系统沟通不畅,数据不能共享,也是造成骗提住房公积金的一个原因。
(四)个别住房公积金管理人员自律意识较差,风险防范意识薄弱,对骗提行为的识别能力不强,容易造成管理漏洞。
三、骗提住房公积金的危害
(一)破坏住房公积金管理秩序。《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》明确规定,住房公积金应当用于职工购买、建造、翻建、大修自住住房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。职工也只有在符合规定条件下才能使用。骗提住房公积金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住房政策的严肃性,造成不良社会风气。
(二)侵害缴存职工合法权益。社会性、互助性、政策性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基本特征,在社会聚拢的庞大住房资金,形成资金池并在参缴职工之间形成互助性机制,帮助住房刚需职工解决住房问题,为整个住房消费市场奠定了基础。骗提行为其本质上是只享受使用权利,而没有承担互助义务,侵害了正常缴存职工的利益,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住房公积金互助性制度基础。
(三)影响住房公积金社会效益作用发挥。住房公积金制度通过向职工家庭发放低息住房公积金贷款,让住房刚需职工家庭“住有所居”,极大发挥了政策性住房金融服务作用。骗提行为侵蚀了住房公积金资金池,使其不能更好地满足缴存职工的贷款需求,严重影响住房公积金社会效益作用发挥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。
四、防范住房公积金骗提的对策
(一)健全信用体系,加大惩戒力度。将“骗提住房公积金”纳入个人信用征信系统,作为对个人及家庭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参考指标。对骗提住房公积金的职工个人,管理中心应将有关情况书面告知其所在单位、主管部门或当地纪检监察机关;对协助、参与资料造假的房地产部门、房地产经纪机构和经办人员,通报主管部门;情节严重、涉嫌犯罪的,提交公安机关依法查处;对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因把关不严、失职渎职甚至徇私舞弊造成骗提的,纪检监察机关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。
(二)加强信息系统建设,实施联网核查机制。健全信息质量控制制度,保障数据安全完整、准确合规,提升数据运用质量效益。进一步建立完善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,通过联网公安身份识别系统、税务发票查询系统、房产销售备案系统等,在各责任部门直接建立联动机制,从源头上杜绝,确保住房消费提取行为和要件真实准确。
(三)完善制度体系建设,强化风险内控管理。坚持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目标,进一步修订完善住房公积金提取政策。优化提取审核流程,开展网上咨询、网上审核,提高业务办理时效。完善内审稽核制度,明确岗位职责,加强岗位制约。建立健全廉政风险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,确保纪律严明、管控有效。
(四)加大联合执法力度,严惩违法乱纪行为。联系公安、通信、城管等部门,建立联合执法机制,依法对发布“代提住房公积金小广告”网站予以关停,对违法的中介机关和人员进行严惩,严处相关失职渎职管理人员。加强政策宣传,曝光违规提取住房公积金典型案例,加大违法违纪成本,净化社会风气,维护公积金管理秩序。
来源:住房在线
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WER_XoHLrbYyccdLDDhxIQ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